创业者走进大山手把手教贫困农户养蚕制丝,

(央视财经《创业英雄汇》)众所周知,苏杭一带称为“丝绸之府”,但许多人并不知道,在我国西部一个地方也盛产优质蚕丝,有深厚的桑蚕文化。据《通鉴外纪》记载,黄帝之妻西陵氏女嫘祖发明了蚕桑,而这蚕桑业就源起于西北。西汉初年,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,丝绸原料输送地在西北金州,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安康市。

安康是古丝绸之路的源点,蚕桑丝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产业基础,“鎏金铜蚕”的出土充分印证了西汉时期安康产业的兴盛辉煌。张会玲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,深知西部贫困山区的艰辛。出生农村,走出农村,返回农村,改变农村,因为一个执着的梦想,张会玲决心要让安康的蚕桑丝绸再度走出大山,走向世界。

学校毕业后的张会玲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就和蚕结缘,几乎每天和“蚕宝宝”吃住在一起。他在单位先后从事过栽桑、养蚕、蚕种催青、检验、制种、蚕茧收烘、缫丝,蚕丝产品生产、销售等工作。张会玲勤奋好学,很快掌握了各岗位工作要点,得到了公司认可。此时的张会玲,为家乡做一番事业的梦想在心中涌动,他决定从安稳的事业单位辞职,踏上了创业之路。

出于对蚕桑丝绸行业的热爱,年,张会玲的创业项目就立足开发蚕丝产品,为了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,张会玲先后在陕西旬阳、勉县、安康办起了蚕丝产品加工厂,以对这份事业的执着他不断创新改革,公司逐渐成为当地乃至全省茧丝绸行业的佼佼者。

创业过程是艰辛的,其中滋味或许只有置身之中才能体会。张会玲曾经跌倒过,也曾被骗过。他常年在外地奔波拓展市场,几年积累留存的火车票就有几百张,为了扩大事业,张会玲卖掉了房子,但他说,“这些心酸在创业的路上只是一个插曲”。他带领员工不断研发新产品,提高工艺水平,把安康的丝绸产品推广到了全国各地,推广到了巴基斯坦、土耳其,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对安康丝绸的热爱,成为了陕西丝绸行业的后起之秀。

张会玲进村入户,手把手教会贫困农户养蚕制丝技术,并和农户达成收购蚕丝原料协议,开发出蚕丝被、真丝服装、丝巾等产品,带动当地蚕农创业增收,年销售额超过万元。

张会玲说:“年轻就是资本,但我不能挥霍。创业路上汗水伴着泥尘,但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价值。”他希望通过与当地蚕农深度合作,带动他们增收,将丝路源点安康的悠久蚕桑文化发扬光大,走向更广阔舞台,让家乡的名片更加亮丽。

更多精彩内容,请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gx/2684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