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琐复杂,耗时耗力
汉服的美妙和繁琐之处存在一起。汉服的种类样式繁多,款式各异,而且各种穿着规矩必须要遵循。在穿汉服过程中,需要讲究码数、颜色、纹理、图案和款式的搭配搭。尤其是对于初学者,穿汉服都有一定的门槛。此外,因为汉服本身穿法就比较复杂,采购、定制等都需要时间,若以汉服代替校服,则每个学校、每个学生都需要穿汉服,时间上肯定比校服多得多。而且学生在课堂上或是活动中频繁换装,穿汉服的繁琐程度会占用大量课余时间,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。
价格偏高,不能普及
要采用汉服替换校服的话,每位学生都得购买一套汉服,这个费用自然是要比校服贵的多。毕竟,汉服制作经费高昂,还要购置不同款式的汉服,适应不同季节。此外,汉服材质极其考究,应该选用纯棉、真丝等天然材料,这也增加了汉服的制造成本,价格显得偏高。繁琐和昂贵的成本也让汉服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,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宣传效果将大打折扣。
广袖宽袍,行动不便
汉服的宽袖宽袍款式,虽然优美,但在活动能力和轻便程度方面与校服相差甚远。同时,汉服与校服在构造程序上有所不同,汉服更为宽松,走起路来或是跑动时,广袖袍子对行动的限制很大,尤其是在户外运动方面就会显得不方便。
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
如果每位学生都必须穿着汉装,那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显然有些不尽合适,他们需要的自然是更能表达出自己服饰文化的衣物。而如果让学生分开穿着,就会偏离“学校制服”这一理念,难以实现更加宽泛的管理。
普遍统一,可以防止学生攀比
相较于汉服,校服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,其中之一就是从“普遍统一”的角度看,它可以防止一些学生攀比心理,避免穿着打扮对学习产生干扰。如果每个学生都穿汉服,那么款式多无疑会令学生出现裙品牌款式购买行为,并且在穿戴方面也会更加繁复。因此,这也是校服普及的一大优势。
样式单一,可以防止学生早恋
学生在校期间,正处于性格和心理发育的时期,故而学生为了引起同伴注意或者表达自己,可能会采取很多不健康的行为。而校服的样式单一,相对简约,大大减少了学生攀比和打扮对于学习及生活的影响,更不会造成学生沉浸在早恋行动之中。
款式休闲,更适合学生生活
校服本身就是一种舒适、轻松的服装,因为相对宽松,穿起来都很自在,非常适合学生们进行各种校内外的活动,也符合学生们日常休闲生活的便利需求。同时,因为校服制作适用的都是舒适面料,也就与其他服装的舒适属性相差无几,也就避免了传统汉服服饰版型限制等问题。
总之,虽然汉服更加美丽,但是由于其繁琐、费用高、舒适性不如校服等问题,其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,我们可以通过发掘传统元素进行创新与融合,从而使得学生校服既有时代感与个性魅力,又不失其历史与文化底蕴。校服作为学校固有的文化象征,不仅是学生的“朝阳装”,也是学习和成长道路的标志。当然,校服本身也可以创新,制作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、富有现代感的校服,以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。
好了,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,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