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力石化第三次豪赌,成败在此一举

今年的6月份,恒力石化“分拆+重组”的上市公告,可谓是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,成为了商界的一项壮举。

因为这可是A股里面第一家民企如此操作,做了个好榜样。

年初的时候,“中国能建”旗下子公司“易普力”,也是分拆然后借壳上市,开了A股先河。

随后跟上的还有“中国交建”和“中联重科”,不过这些都不是民企。

其实在去年的时候,恒力石化就准备这么做,不过因为子公司资金被占用,所以终止了重组方案。

本次分拆的是“康辉新材”,核心业务是新材料,关键产品是“BOPET功能性薄膜、PBAT和高平滑MLCC离型基膜”。

竞争力比较强,目前已经开发出“12微米离型膜”,这可是国内唯一能做这个厚度离型膜的公司,而且也是全球第二家。

其实不止是恒力石化,近些年几乎所有化工企业和能源企业,都在布局新材料。

毕竟这是科技升级的关键一环,化工企业正好具有天然优势。

所以可以说化工行业是一个下有保底,上有预期的好行业。

而恒力石化,又是行业里的佼佼者。

一、公司

恒力石化创始人叫“陈建华”,年出生于苏州盛泽镇。

苏州和杭州是众所周知的丝绸集产地,其实还有潮州和盛泽,被称为中国四大绸都。

苏杭的繁华似乎反倒掩盖了丝绸的辉煌,而盛泽自古以来就专注于丝绸,所以夺下“中国丝绸第一镇”的名号。

在这个小小的镇子里,居然有超过家纺织公司,商贸公司更是数不胜数。

恒力集团自然是镇上的领头羊,其实还有一家叫“盛虹集团”,也是世界五百强。

虽然陈建华出生在这个丝绸文化浓郁的小镇,但是家境太贫穷,跟丝绸没沾上关系。

由于交不起学费,13岁就辍学,成为了一名泥瓦匠。

穷困并没有阻止命运打击的来临,17岁那年,不幸从三楼摔下来,腰椎给摔坏了。

泥瓦匠是做不了了,只能改行非体力劳动的事情。

很显然,老家别的没有,就丝绸多,但是自己既没有实力,也没有技术,肯定做不了纺织。

无奈之下,他选择了“收废丝”。

说是废丝,其实就是边角料,做不了丝绸,但是可以做成“布”。

陈建华每天就骑着自行车,全镇去收废丝,然后卖给织布厂,每天能收一两百斤,每斤能赚2毛左右。

这个利润其实很高了,等于是一天能赚二三十元,放在那个年代,顶得上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。

所以陈建华的家产积累很快,收废丝虽然赚钱,但毕竟是极辛苦的事情。

于是进行产业升级,改收“真丝”。

真丝也叫生丝,就是丝绸的直接原材料,算是正式进入丝绸行业。

可是是因为商业天赋非常好,陈建华的真丝贸易很成功,短短几年时间,就赚了万。

而且还认识了妻子“范红卫”。

范红卫原是纺织厂的一个会计,由于业务来往打交道多了,产生感情走到了一起。

范红卫的父亲是有一定背景的,在当地的供销社工作。

当然她自己也十分优秀,如今恒力石化都是她在掌管。

九十年代后,很多地方上的国企,都因为效率低下这个通病,导致经营困难。

现在很多上市公司民企,都是那个时候收购了这种濒临倒闭的国营工厂发展出来的。

陈建华也把目光盯上了“吴江化纤织造厂”。

年,以万的价格,买下了这个厂子。

不过接手之初,并不顺利,因为工人们都还不习惯,而且对这位年纪轻轻的“新厂长”没有信任感,不少人离职,留下的也没什么干劲。

好在这些年的走南闯北,陈建华对这个病因很清楚,也了解不少优秀企业的改革举措。

于是发布了三条新厂规。

第一条是每个月15号发工资。

这一点不要觉得奇怪,以前很多都是每年的年底才发一次工资的,现在每个月都能看到钱,员工心里自然会更放心一些。

第二条规范管理,尤其是管理层的亲朋好友不允许进厂。

裙带关系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头痛的问题,打江山的时候,有一个稳定的核心团队,亲戚朋友知根知底确实是一大助力。

但是一旦常规运营的时候,弊端就会暴露出来,因为一定会产生“山头”。

拉帮结派永远都是有害无利。

这也是现在很多公司都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和经营,家族人员只分红不管事的根本原因。

第三条薪资制度改为计件,多劳多得。

同工不同酬是那个年代的典型毛病,不但员工没有积极性,还容易传播负面情绪。

这三条今天看起来好像很普通,因为已经普遍了,但是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创新。

效果自然是很好的,离职的员工纷纷回来,工作面貌也是焕然一新。

人员问题解决后,接下来就是设备问题。

这一点很好的证明了“见识”的重要性,陈建华也犯了个错。

原本厂子的“梭织机”很落后,淘汰之后换上了主流的“网络车”并且一次性就新增台,规模可以说很大,因为一般的小作坊都只有几台。

原本以为自己的厂子效率和产能足够高了,但是陈建华一次外出考察,着实把自己震撼到了。

外面先进的大厂,原来已经不用网络机,而是“喷水无梭织机”,他们的生产能力一个人每天可以织布米,而他的员工每天才仅仅织布40米,这可是10倍的差距。

回来之后,立马再次换设备,又新增88台喷水无梭织机,不但产能和效率在当地领先,重点是规模越大,边际成本就越低。

而这,就是竞争力。

所以订单越来越多,很多小厂子都甚至把订单都委托陈建华生产,因为这样成本更低。

生意如此红火,钱当然就没少赚,年,工厂就盈利高达万。

不过好景不长,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而来,陈建华面临两种选择。

要么紧衣缩食,准备过冬,要么逆势扩张,低价引进更多设备。

思来想去,陈建华决定豪赌一次,穷尽所有资源,买进台喷水无梭织机,以及其他配套设备。

要知道金融危机影响的是整个经济环境,纺织行业同样很萧条。

这么多设备买回来,如果行业不能很快回暖,就会变成一堆废铁,而金融危机会持续多久,谁也说不准,所以称为“豪赌”,一点也不为过。

显然他这次是赌对了,这次金融危机只持续了几个月,就开始逐渐消退,各行各业迅速升温。

陈建华立马开动所有设备,即便订单还不是很充足,生产也一点都不带犹豫的。

因为行业一旦开始恢复,需求必然是井喷式增长的。

果然抢得先机,订单多得根本忙不过来,陈建华继续扩大规模,很快成为当地最大的纺织公司。

可能是这次豪赌积累了信息和底气,当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。

所以没过多久,就有了第二次豪赌。

时间是8年,同样是金融危机,同样是行业陷入低迷,整个产业链的各类产品价格狂跌,包括“生产资料”。

所以陈建华再次逆势扩张,化纤项目和纺织项目两不耽误。

那个时候除了喷水无梭织机,还有喷气织机,织机总量增加到10台,这可是亚洲最大的纺织规模,所以陈建华从此被称为“纺织巨子”。

化纤项目就更大了,在宿迁新建了工业园,60万吨纺丝聚酯以及20万吨工业丝等等,瞬间成为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企业。

虽然化纤做得风风火火,其实一直有一个隐忧,那就是生产化纤的原材料PTA,一直都依赖进口,而且随着恒力的化纤产量越来越大,原材料供应经常不稳定。

于是在年,陈建华决定往上游延伸,自己研发生产PTA。

地址选在大连的长兴岛,投资高达亿。

这个决定无疑非常正确,也不存在赌的成分,因为国内需求巨大,主要产品没问题,根本不愁销售。

短短两年时间,庞大的石化工厂完工投产,产能达到万吨,这可是全球最大的PTA工厂。

从投资建厂的回报周期来看,陈建华这笔投资真是赚翻了。

原材料PTA是解决了,但是生产PTA的原材料叫PX,这个就需要技术,直接从石油或者煤炭炼化燃火加工出来的。

我国当时化工水平不高,所以PX再次面临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。

由于化工涉及到能源,所以之前一直都不允许民企涉足,这也可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原因。

不过年,颁布《石化产业布局方案》,正式对民企敞开大门。

恒力是第一家拿到石油炼化资质的民企,很快就砸下巨资亿,建设石油炼化一体化工厂。除了恒力之外,没过多久大量的原纺织业巨头也纷纷进入炼化行业,比如荣盛石化,还有东方盛虹和恒逸石化等等,都是年之后开始兴起。

不过恒力石化显然捷足先登,第一个吃螃蟹的,发展速度自然最快。

快到什么程度?

看上图是年之后的营收情况,非常夸张,简直就是坐电梯,年破千亿。

不管什么行业,越往产业链的尖端,钱就越好赚。

这么好的发展势头,又是重资产投入,上市就是必然的。

年借壳上市,两年后改名为“恒力石化”。

不过即便上市融资,资产负债率也长期维持在高位,近几年的短期借款也都在亿到之间。

这么高的负债才勉强保持正常的现金流,可见资产有多重,运营成本有多高。

这也是现在分拆子公司“康辉新材”单独上市的原因之一。

新材料原本就属于高科技领域,有不同的运行逻辑,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大,单独上市可能更有利于健康发展。

而且恒力石化现在净利润压力很大,前面说了,各大民企从年后已经纷纷进入炼化行业,产能可以说空前提高。

如今国内的PTA和PX只能靠出口来消化多余产能,如此内卷的情况下,恒力石化和荣盛石化这样的巨头,净利率已经下降到只有一两个百分点,荣盛石化今年上半年甚至是负的。

很显然,行业又一次面临低迷时期,陈建华是否依然再赌一次,再次逆势扩张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二、业务

恒力石化的整个业务框架,都在下面这张图里。

主要有两大业务,原油/原煤炼化和PTA。

煤化工不是恒力石化的强项,近些年才开始布局,规模很小,新材料板块未来肯定是重组进康辉新材单独上市。

1、炼化

从产能来看,原油炼化为0万吨,原煤炼化为万吨。

主要产品的产能为“PX万吨、乙二醇万吨、纯苯万吨纯苯、聚丙烯85万吨、苯乙烯72万吨、高密度聚乙烯40万吨、醋酸40万吨、丁二烯14万吨”。

PX主要用来生产PTA,行情好坏取决于纺织品和服装行业。

而烯烃化工产品主要用在房地产和基建上面,所以行业价格降幅很大。

上图这个价格走势一目了然。

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7.9%,施工面积同比下降了6.6%,烯烃类化工产品的毛利率也是持续下滑。

2、PTA

PTA主要用来生产聚酯,聚酯主要用来做衣服。

恒力石化的PTA产能是万吨/年,这个数据看起来没什么感觉,如果翻译成行业地位,那就很有冲击力了。

公司的PTA不但是全球规模最大,技术最先进的公司,而且还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产能过千亿的,非常厉害。

今年上半年的服装行业还是不错的,限额以上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2.8%。

衣食住行是刚需,就像陈建华早年遇到第一次危机时候说的,人总是要穿衣服的嘛,熬一熬就过去了。

目前在惠州产业园的万吨/年PTA项目投产,恒力石化可以借用余承东的名言“遥遥领先”了。

但是PTA的毛利率让人堪忧,今年的半年报没有公布毛利率,根据近五年的数据来看,简直是惨不忍睹。

年是顶峰,高达22.7%,年已经跌到-6.5%。

如此看来,净利率仅剩的一两个百分点,就能理解了,很可能现在这点净利率都是“优化”出来的

三、业绩

化工企业的业绩,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。

因此,对于长期研究和投资化工股来讲,周期特性以及底线思维,是非常必要的事情。

通常来讲,对于长期竞争力比较强的龙头公司,我们可以用3到5年的平均ROE/PB的方式来衡量公司的内在收益率,然后再找一个相对低位进行配置。

当然,影响周期背后的变化因子,也是我们必须要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gx/6217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