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子两代接力服装批发从摆摊卖布到家族开店

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李兴佳/文记者赵墨波/图60后毛联栋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,最小的儿子是90后,父子俩足足差了26岁。不过,这个年龄差距还没有毛联栋在服装行业打拼36年的时间长。36年前,抱着养家糊口的目的,毛联栋和当时的未婚妻机缘巧合闯入服装行业;36年后的今天,在服装档口从小耳濡目染的子女,在学业完成后相继接过了父辈的担子,不过这次是因为心怀壮大家族服装事业的远大抱负。36年时间里,毛联栋不仅实现了服装理想从老家沈丘到郑州的迁徙,更带动帮扶了包括子女、妹妹、外甥等在内的整个家族进入服装行业。服装行业历经30多年风云浮沉,父子两代人在服装的经营理念上存异、存同,却也在时代的巨变下完成了服装灵魂的传承和创新。传承是指,90后儿子从60后父辈处承袭下来的踏实吃苦精神;创新是指,新一代服装人在面对新零售、消费升级大势前所做的努力和改变。DAD故事一起始80年代卖布一天收一两千元毛联栋、毛军令父子年,毛联栋在老家沈丘县城卖布。当时经人介绍,他刚认识了隔着四里地远的张莹环,后来把她娶回了家。80年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最初期,计划经济刚刚开了个口子,多数人还是凭布票去供销社按量买布。毛联栋在街上支了个摊位,早上七八点出摊。那个年代没有差异化营销的概念,他却凭借不需要布票就可以购买的形式,在与供销社的比拼中,笼络到不少消费者。他的货源大多从武汉、郑州采购。那是货不愁卖的商品稀缺年代,毛联栋的摊位一天能卖多元,高峰期甚至达三四千元。这个销售额放在今天都不算低,更何况那个时候,老家盖栋房子只要一两万元。年结婚后,夫妻俩人开始转卖衣服,租了间多平方米的门面房,做的零售,从广州、杭州拿货。那个时候他可能自己都没想到,这个转变注定了后来一辈子与服装为伴的事业道路,更没想到冥冥之中影响了20多年后两儿一女的职业生涯。这之后,他的服装生涯有三个大的转型。分别是,从零售转向批发,从最开始做羽绒服单品转向做四季女装,从老家县城搬到郑州服装专业市场。兜兜转转,如今毛联栋在郑州大观国贸服装市场开了店,同时经营逸兰梦等三个品牌,加盟商上百家。他实现了从服装新手到老炮的跨越。接棒两子一女都做服装从父辈手中接过权杖,是缓慢而不动声色的过程。毛联栋用“接力赛”这个词来形容。从大儿子年首次进入服装行业开始,第二代人的接班运动正式开始,直到年3月,最小的儿子单独开店结束,父子两代人的交接才算正式完结。虽然从小在服装档口里长大,不过大儿子直到进入服装业那刻,都没有想过会走这条路。二女儿大学学的是管理专业,年毕业后也进入服装行业,一开始从销售做起。服装基层工作带给二女儿的感受是“忙到没有自己的时间”。历练一年后,父母交给她一个店来独自管理。转换到父母的角色上后,二女儿才意识到“父母做生意真的很不容易”。“不管做的好与坏,能坚持下来就是胜利。”这是二女儿的感悟。三儿子毛军令,年至年期间就在帮父母看店。年随父母来到郑州闯荡,经历过最开始的艰辛打拼阶段。那个时候,他们租赁了三室一厅做仓库,白天发货,忙活到11点,然后开始做账到夜里一两点。没有空调和暖气,冬天手冻得皴裂,夏天只有风扇能够抵御酷暑。兄弟姊妹三个人一致认为,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唯一共同点就是“吃苦耐劳”、“诚信为本”。差异服装新生代做直播供货、网络采购更多的是,父子两代人在做生意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点,这也是时代更迭在人身上烙下的痕迹。比如进货选货。毛军令和哥哥姐姐认为,有了移动手机和互联网,隔着几千公里坐在家中就可以选货,然后再通过物流发送。既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,又快捷方便。这在父母看来觉得无法接受。比如欠款交易。父辈时代,凭借诚信做生意是商户之间墨守的行业规则,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。谁手头紧张,赊账进货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但是,近两年现钱现结代替赊账铺货成为商户默认的规则。跑路、失联事件频发的时代背景下,老赖层出不穷的当下,很多商户不愿再赊账欠债,要求一手钱一手货。毛军令还开始和主播合作,尝试电商直播渠道。这在老一辈批发商看来,更是一个新鲜事物。故事二从小在服装档口长大的“批二代”冯元坤年出生的冯元坤也是从小在父母服装档口里长大的“批二代”,如今在大观国贸经营服装生意。他的父辈在年前后卖服装,那个时候郑州服装业刚刚抬头。一个鼎盛崛起的服装时代马上到来。冯元坤的母亲回忆,那个年代经常早上五六点开门,每隔七八天要去广州一趟进货,一下火车就买返程票,还发生过被票贩子坑的经历。进回来第一批货时,不知道咋卖,就问隔壁大姐。相比父辈第一次做服装的懵懵懂懂,冯元坤接触这个行业就显得轻车熟路许多。刚下学,他跟着父母在店里学习、适应。一段时间后,父母放权,给他单独开了个店,并撂下一句话“挣了是你的,赔了也算你的”。如今有着5年从业经历的冯元坤,已经是服装行业老资历。相比父辈,他有着清晰的思路,这是不同于父辈的观点和想法。他想拉近批发商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。而老一辈批发商并不面向终端,打交道的是下游进货商、代理商。冯元坤却认为批发商也要了解消费者的喜好。多数老一辈批发商认为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。冯元坤认同这个理念,不过他也认为,把优质产品卖给消费者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,这个过程是一种愉悦体验。他对品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。行业内有消费降级的说法,他认为不少消费者追求便宜的产品,却是在同等质量基础上喜欢更便宜的产品。父亲节即将到来,毛军令准备给父亲买点礼物,到时候全家再聚一起吃个饭。对于两代人同做一件事、一个行业,传承的不仅仅是全家赖以谋生的本领,更是行业的延续和创新。本文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公号及媒体转载、引用,一经查实,“郑州批发市场”团队将举报到底。监制/赵强统筹/李兴佳编辑/陈兵视觉/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pz/8032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