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11月4日,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“上海非遗客厅”将正式开门迎客。在11月4日至10日的七天里,非遗客厅将以场景化、生活化的形式,向来自全世界的朋友展示上海非遗的魅力,让海派文化的内涵变得更加具象、丰富和生动。
一件亚光金色的《千里江山》中式男装将出现在非遗客厅,它选用真丝双宫面料,硬朗挺括,配合中式立领与前襟暗扣设计,呈现出低调儒雅的气质。什么是中式男装,它为何能代表海派文化?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日前走入这款服装的制作单位,揭示作品背后的文化密码。
海派的特点是包容和创新
上海中式男装制作技艺是市级非遗项目,保护单位为上海非遗协会。走入中式男装制作单位上海庄容服饰有限公司,一款款制作精良、款式多样的中式服装令人目不暇接。上海庄容服饰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章亚华拿出一件《千里江山》中式男装,与进入非遗展厅的那件几乎一样。《千里江山》男装尽管在版型上已经接近西方的版型,但保留了中式立领,衣服上画着青绿山水,寓意国泰民安,只是展厅里那件是斜襟,这件是对襟。原来,非遗客厅里有一件《千里江山》的缂丝女装,为了更好的展出效果,需要配一件男装,他们就利用国庆七天假期紧急设计、打版、制作,做了两套服装供选择。
海派中式男装有什么特色?章亚华介绍,海派中式男装风格中西合璧,制作工艺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刺绣等,但融入了西式版型和立体裁剪。“海派文化的特点就是中西文化的包容和交融,我们吸收西方优秀的裁剪工艺,面料上也有革新,除了传统丝绸为主外,印度的毛料、英国的印花棉布等都可以为我们所用。”在章亚华看来,服装品牌要走长远,必须有国际视野,无论是面料还是制作工艺都可以广采博取,但基本元素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。她指着服装上的一字扣说,这是典型的旗袍元素,它的每一针都有标准的距离,需要一针一线缝制好、穿好棉绳,再手工订上去。“是不是中式服装,这个一字扣已经说明了一切。”
包容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体现,近年来,上海吸纳了很多非遗手工艺人。章亚华生长于宁波,到上海后才开始学习中式服装技艺。她的老师已经90多岁,是海派服装制作中的重量级人物,曾一手开创上海最早的服装学校。“老师的故事几天都讲不完。”
最近,“新中式穿搭”成了流量密码,在各大平台上,一批专门做新中式穿搭的博主涌现,有媒体统计,在淘宝平台上,新中式风格搜索人数在年上半年环比涨幅超%。如今,章亚华也在带着她的团队积极探索“新中式”风格,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西方秀场上整理出的流行元素,像是走入了某个时尚杂志的编辑室。“我们贴近市场,必须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