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进行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塑造时,以民国言情剧中《人生若只如初见》秦桑的端庄典雅的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为参照。设定自己是剧中民国佳人的爱情故事中的未出阁的闺中少女,在静静等待心上人的到来。
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塑造指的是在中式闺房中穿着精致袄裙或倒大袖旗袍,盘发,妆容典雅,姿态优雅的端庄典雅、知书达礼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。
当下年轻女性在进行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塑造时,会将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在深闺内思念佳人、富有愁绪的状态作为模仿该形象时的重点。
选择传统典雅的袄裙和旗袍,表现出待字闺中的状态,展现少女矜持端庄的气质。在该状态下所配图文内容来源于影视剧中描写爱情的文艺诗词,从而营造故事氛围感。
形象构成要素为了使当下年轻女性的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塑造展现出端庄典雅、传统保守的形象特征,在形象塑造的构成要素参照上包括以下内容:
(1)妆发选取“民国大家闺秀”的形象塑造可以参考影视角色古典、雅致感的妆容,如画柳叶细眉,与温婉的唇色相呼应。齐刘海双圆髻或盘发,戴古风烧蓝花朵排簪,具有娴雅淑静之感。
(2)服装选择为了彰显大家闺秀端庄形象和门第身份,可以选择真丝面料和中式传统花卉纹样作为装饰的刺绣袄裙,表现她们传统典雅的品味。
(3)配饰使用在配饰的使用上,古典压襟、珍珠和玉石项链、耳坠等中式传统、精雅高贵的首饰搭配是塑造该角色形象的关键,其中压襟为佩挂于衣襟右上方使衣物平顺的饰品,主要分为两类,一类由玉石和珍珠、琉璃彩珠串联而成,一类则是由景泰蓝烧花与银链衔接制作而成,相碰后会发出轻柔的声响,展现出大家闺秀在行走时娉婷袅袅、温婉端庄的形象。
玉石、珍珠耳饰的造型分为小巧型和细长型,小巧型的耳饰更加秀美精雅,常用蝴蝶造型的绿翡翠搭配珍珠,而细长型的耳饰常会用玉佩与镀金的花卉相联,摇曳在大家闺秀的脖颈之间,呈现出塑造“民国大家闺秀”精贵典雅形象的标签化要素特征。
(4)道具选用可以搭配的道具有丝织团扇、古诗诗集、刺绣口金包等。其中,团扇的扇面上多为国画形式的文雅花卉图案,如梅花、兰花等,扇柄下端缀流苏装饰;口金包小巧秀美,手柄精致,包面多为净色底,上面有牡丹、菊花等花卉纹样刺绣,塑造出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婉约的气质与知书达礼的端庄形象。
通过对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构成要素的分析,可提取出具有标签化特点的构成要素,例如盘发造型、中式古风发簪、旗袍压襟、刺绣袄裙,典型的道具有团扇、刺绣口金包等。
因此,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在参照影视剧中角色形象特征基础上,可以选择剧情演绎法以待字闺中、富有愁绪的状态结合典雅传统、中式华贵特点的服饰造型进行人物形象塑造。
服装样式构成在服装样式要素及款式搭配方面,该形象下常见的服装样式要素主要表现为:参考影视剧中的“民国大家闺秀”装扮,选取小A廓型、立领右衽大襟,倒大袖,圆角或方角弧形下摆的袄裙套装,下配纱裙或刺绣半裙,裙长过膝;同时会选择旗袍款式,廓型分为小A型和H型,袖型分为宽袖和短袖,裙长及腓。
保留民国时期服装的连身平直结构,呈现出传统旗袍的古典韵味,与大家闺秀中式典雅的形象气质相吻合;在款式搭配上,该形象下常见的款式组合可分为四类,分别为:倒大袖短衫或刺绣短袄配刺绣半裙、波浪边倒大袖短衫配纱裙、宽袖旗袍马甲或宽袖旗袍、短袖旗袍。
这四类穿搭方式都属于“民国大家闺秀”的服装搭配方式,都具备“民国大家闺秀”的标签化特征。色彩使用上,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下的服装色彩整体淡雅,色彩明度低、饱和度低,不会有突兀浓重的视觉效果,色彩基调婉约柔和,用古雅却不浓重的象牙白、鸭蛋青、豆绿、暖粉、绀青等。
在色彩搭配上,通常以象牙白为主色与其他色搭配,整体的服装色彩不会超过三种,具有清雅温润的视觉形象特征。面料选用上,为了彰显并符合“民国大家闺秀”的身份和特点,可以采用华贵、精致的丝织品作为袄裙和旗袍的主要面料,如质地柔软轻薄的暗纹提花绸、提花缎等。
纹样应用上,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下的服装纹样可以选取牡丹、菊花、梅花、竹子等寓意美好或彰显高雅品格的中大型花卉纹样,表现出端庄内秀、精致文雅的形象特点。通常在提花面料的袄裙和旗袍中,花卉纹样分布在整身服装中,呈现散点式排列。
有时在袄裙中,花卉纹样也会单独作为刺绣纹样应用在裙边中,呈现连锁式和波线式排列,追求一种大家闺秀的典雅形象与韵味。
工艺的使用上,可以选择镶绲的包边工艺,如单色细绲边、镶边,通常绲边的颜色会选择与衣身相同或相近的颜色,偶尔会使用异色。
裙边花卉纹样用刺绣工艺,通常为金银线刺绣。盘扣多为一字玉石扣或盘花造型的金属扣,古雅精致。综上,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塑造在模仿影视剧中大家闺秀装扮、参照影视剧角色形象基础上,会对深闺内的大家闺秀深居简出的状态进行剧情拟定与再演绎。
例如,她们会拟定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宿命爱情故事剧本,在中式古典园林内演绎姿态端庄、衣饰保守的“民国大家闺秀”形象。
她们会在该剧情下使用肢体语言传递故事情节,如轻靠墙壁看书、手持茶杯静静品茶、端坐在灯前作思考状、矜持地轻拿扇子遮住半边脸、倚在桥上整理碎发等,以达到对待字闺中故事氛围感的营造,进而满足自身的角色代入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