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丝绸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

丝绸,作为一种古老而高贵的纺织品,曾经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。然而,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,丝绸消费市场逐渐萎缩,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。

行业概述

丝绸,一种纺织品,用蚕丝或合成纤维、人造纤维、短丝等织成;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。

在古代,丝绸就是蚕丝(以桑蚕丝为主,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)织造的纺织品。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,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,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。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,又特别称为“真丝绸”。

丝绸是中国的特产,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,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,史称“丝绸之路”。从西汉起,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,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。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,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,中国也被称之为“丝国”。

丝绸产业链

我国丝绸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经形成了集原材料供应,丝绸制造加工和成品流通的完整产业链。行业上游为种桑养蚕环节,中游包括蚕茧收烘、缫丝加工、绢纺丝织、丝绸印染等,下游进行服装制造、箱包制造、对外贸易。

丝绸行业发展现状

据国家统计局统计,年1-12月,全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丝产量为吨,同比有所增长。其中,绢丝产量吨,同比增长17.74%。绸缎产量万米,同比下降16.65%。蚕丝被产量万条,同比下降6.9%。

按品类结构来看,年绢纺和丝织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49.3%,缫丝加工业占比40.2%,丝印染精加工业占比10.5%。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,年以来我国丝绸制品产品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,年中国蚕丝及交织机织物(含蚕丝≥30%)产量为.1万吨,同比下降16.7%。

近些年,我国丝绸行业销售毛利率较为稳定,总体保持在14%以上,年销售毛利率15.81%,此后连续四年呈现较平稳态势,年一季度丝绸行业销售毛利率14.46%。

我国丝绸行业销售净利率在3.5%-6.5%之间小幅波动,年丝绸销售净利率3.97%,年一季度,丝绸销售净利率5.14%。
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年末,全国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家,较年减少28家,连续9年下降。其中,绢纺和丝织加工企业、缫丝加工企业、丝印染精加工企业数量分别为家、家和55家。

丝绸行业竞争格局

丝绸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紧贴时尚潮流、引领文化消费的产品,加快供应链响应速度,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,塑造品牌形象,并在品质、价格之间实现平衡,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。

国内市场:中国的丝绸行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,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。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和品牌建设不足。由于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丝绸行业也经历了飞速的增长。然而,这种增长导致了产能的严重过剩,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。此外,中国丝绸品牌的建设相对滞后,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丝绸的国际竞争力。

国际市场:欧洲、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在丝绸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。这些国家在丝绸产品的设计、品质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厚的底蕴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丝绸产品虽然价格相对较低,但在设计、品质和品牌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丝绸行业发展趋势

1.技术创新

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中国丝绸行业也逐渐实现了工艺的升级和创新。近年来,丝绸行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,如数字化技术、智能制造技术、生物工程技术等在丝绸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提高产品品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。

2.线上渠道占比不断提升

随着互联网和物流的普及,线上渠道逐渐成为中国丝绸行业的重要销售渠道。目前,以淘宝、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丝绸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,通过跨境电商平台,企业可以拓展海外市场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。同时,跨境电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和更多选择。

3.产品持续升级

随着消费者需求的逐渐提升,中国丝绸行业也在不断升级其产品。例如,推出的质量更高、更环保、更具功能性的新产品,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健康、环保和性能等要求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,个性化定制已经成为丝绸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。企业可以通过定制化服务满足消费者对款式、颜色、材质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hy/9085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