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的罗马人对中国丝绸有多狂热

建元二年(公元前年),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发出招募令,招募青年才俊出使大月氏,欲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。张骞应募,出任大汉使者,率领百人使团西行。期间历经磨难,险象环生,甚至还两度被匈奴骑兵截获,前后扣留时间累计约有十二年之久。最终不辱使命,完成了大汉对西域诸国的初步外交,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。这条基于军事外交目的而开发的道路,后来在经济、文化方面的作用远远大于前者,因而,史上称之为“丝绸之路”。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原商品,在后世千百年的时间里,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乃至更远的地中海沿岸、东欧等地。

因为丝绸之路的功劳,受这条商道辐射影响的许多国家都用上了“madeinChina”的东西,当年强大的罗马帝国也是其中之一。其中最风靡整个帝国的,便是来自中原的丝织品。当凯撒大帝穿着丝绸织成的礼袍出现在剧院观看表演时,其一身光彩照人的华丽服装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好奇。随后,丝绸商品便成为了贵族间最流行的奢侈品。

要知道,当年这玩意儿搁那儿可贵啊。毕竟从中原到罗马有万里之遥,各路中间商又层层加价。故而,等进入罗马境内时,1磅丝织品价格已经飙升到了整整12两黄金!这个价格,就算是小贵族消费起来也是有点肉疼的。但即便价格如此高昂,依旧抵挡不了贵族富商们对它的消费热情。并且由上而下,连带着平民们也对丝绸狂热起来。罗马人认为,只有穿上这种中国制造的丝绸服饰,那才是成功人士的标配,人生无憾。因此,就算节衣缩食也要买,一年勒紧裤腰带天也要买,两年勒紧裤腰带天也要买,反正说什么都要买!仅仅是购买丝绸这一项商业贸易,古罗马帝国每年流出的黄金就高达13万公斤之巨!

烧钱烧的多了,罗马人也开始打算盘了。因为进入罗马境内卖丝绸的不是中原商人,而是中间商波斯人。当时的亚欧大陆,一共有4个超级帝国:大汉、罗马、波斯、贵霜。所以,汉人商客们往往把商品卖给地处中间的波斯商人,而波斯商人则再高价转手给其他国家。对于波斯人从中赚取的高额差价,罗马人心知肚明。因而在几百年的时间里,罗马人处心积虑地想绕过波斯人直接同中国人做生意,而波斯人则是千方百计地阻挠罗马人直接与中国人交易:此路是我开,此树是我栽。要想过此路,滚你妈臭嗨!波斯的态度强硬,难道称雄一时的罗马人就吃素了?都是大佬对大佬,所以,两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冲突。

直至公元6世纪,东罗马(罗马后来分裂了)皇帝查士丁尼,为了彻底摆脱在中国丝绸贸易上对帕提亚帝国(波斯第二帝国)的依赖,暗中与埃塞俄比亚联合,两国联手从海上出发去印度购买丝绢,然后东运罗马。结果波斯人很快就刺探到了这个消息,立马就以武力威胁埃塞俄比亚:丫的胆儿挺肥呀,断我财路如同杀我父母。你敢放一艘破船去东方试试,丫的老子灭不了罗马还灭不了你?迫于淫威,埃塞俄比亚主动认怂:两位大佬,你们玩儿吧,我要回家种地去了。而波斯人在盛怒之余,还一度限制了对罗马的丝绸出口,导致罗马境内一度丝织品奇缺,引发了帝国内上流社会的极度不满。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罗马皇帝只好请波斯的邻居突厥可汗出面调停,以期波斯人能恢复供货,可谁知波斯王小脾气上过了头,不听劝也就算了,还把突厥派来的使者给毒死了。得嘞,本来是两边有摩擦,这次直接变成了三方矛盾。

深感忍无可忍的罗马帝国,当即便联合突厥军队两线强攻波斯。最终这场因一条小小桑蚕而爆发的旷世大战,持续了20年之久,交战各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始终未分胜负。持续时间之久,以致到了战争中后期,交战双方已经忘记了战争的起因,纯粹变成了“为战而战”。这场西方史上的著名的“丝绢之战”,究其动机,恐怕放眼整个人类历史也是绝无仅有。

-end-

配图:网络(侵删)

文字:九弦影

与你讲历史故事

Iwillbeatyourside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pz/5153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