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孙贵升
“丝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”如今已是云南省级大型民族节庆品牌文化活动,年首次开展,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。
年12月18日至22日,“丝路云裳·七彩云南云上民族赛装文化节”,以丝线为媒,拉近民族与时尚的距离,民族服装+时尚元素,向全国展现云南各民族服饰的独特之美,向世界讲述云南各民族迈向未来的时尚新主张。
全新定义着在身上的艺术
杨丽燕,“孔雀窝”民族服饰品牌创始人和品牌设计总监。“孔雀窝”服饰从面料选材、款式设计到手工制衣、传统中国元素的运用都精心考究,每一件成品服饰都蕴藏了制衣师对中国传统理念的表达,以重现民族特色手工服务为核心理念,坚持民族自我的表达与传承,集聚了民间的民族服饰文化精粹,具有浓郁的东方民族色彩。
百年拼布绣技艺传承人柯然曾将拼布绣技艺融于西式婚纱,给人带来了非同寻常的视觉享受;今年以“日月星辰,繁花似锦”为主题的全新设计作品,再一次使前卫潮流与传统技艺的交融达到了奇异的平衡。他说:“在中华民族的创世神话中,几乎每一种讲述,都离不开日月星辰、山川河流和草木鱼虫等自然物,这些自然物就是神圣标志、是图腾。在这次的系列作品中,我以蓝色和黄色作为主色调来表现创世神话中的自然崇拜,蓝色是‘辰’,黄色为‘日月’及‘星’,蓝色让人感受到安静、舒服,黄色又有些许可爱调皮,形成一个和谐的对比,我作品中的图样元素灵感还来源于云南恬静又不失灵动的自然美。”
安宁扎染作品在传承古代绞缬技法的基础上,制作出了“大美云南”系列、“光影”系列、“山花烂漫彩云南”系列、“绞缬华服”系列、“生灵”系列等安宁扎染作品。杨语嫣是安宁扎染传承人的后人,家中三代从事扎染工作。她设计展出的服饰每一样都有其独特的灵感来源和故事性,整个系列的基调贯穿于每个小细节,通过色彩、布料、版型、印花、工艺等,表达服饰语言。看似简洁明了,实际上是经过反复酝酿,不断探索总结国风之应有路径,并在原国风元素上厚积薄发的结果,充分展示了设计师对纺织材料革新趋势的充分把握,以及对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完美理解。
民族元素与时尚交相辉映
玉溪绣尖顶商贸有限公司(下称“小龙茵”)创始人钱晓丽,年继承家传彝绣技艺,成立了“小龙茵”。起初,她和团队挨家挨户寻找绣娘,后来她建绣娘基地、刺绣传习馆,手把手培训,对接订单,带领绣娘和她们的手艺走出大山,走上世界的舞台。“小龙茵”的产品是非遗刺绣产品,以彝族文化为主,傣族、回族等文化为辅,品类涉及鞋帽衣包、家居用品、民族文创产品等。其作品从日月星辰到山川河流,从寓言故事到图腾崇拜,在飞针走线间,既传承了祖辈手工艺,又有时尚潮流的气息,在造型和绣法方面,更是体现着“滇绣”的特点。在看似简单的一针一线中,将黑色大地的厚重、蓝色天空的澄明和红色花儿的奔放、白色云朵的纯洁融为一体,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
在本次民族时装周上参展的另一品牌服装,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主张,在纹路之间表达情怀,深受观众喜爱,它就是创立于年的女式汉服品牌“菩提雪”。其服装产品以“闺秀风”为主,极力追求传统审美和现代色彩的融合,设计清雅隽秀,灵动端庄,在设计理念上偏重传达文人诗气、书香儒雅的概念,强调精细的做工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。“菩提明镜,拂袖尘埃,只为遗世独立的等待。”他们以独特优秀的产品和对传统文化的坚持,传播新时代的“菩提雪”传统美学,为品牌赢得了口碑。
用自然讲述“故事”
为迎接年在昆明举办的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,藏姿品牌独立设计师罗建梅创新设计风格,带来以麻质、真丝等自然材质创作的主题秀,她以生命、玫瑰、自然三个系列的服饰向大自然致敬。
“大自然创造了我们,我们依偎着大自然。生态这个自然系统,是相互依存、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,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、人,相互循环、互相作用,成为我们解读大自然的生命密码。这些年,我们亲眼看到沙漠绿化,毛乌素沙地茫茫沙海变成大片绿洲;我们亲身感受水和大气的治理,黄河水质改善,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提升;我们共有的家园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越发生机勃勃。”罗建梅的解读,让观众对云南丰富绚烂的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。
汉族模特何祺昕热衷于宣传云南民族文化,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民族时装周。他说:“能够站在台上展示云南民族的多元文化是一种自豪,也是职业模特人的一种责任。作为本土模特就是要向省外朋友和世界推介云南,让云南的民族文化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”
转载请注明来源《民族时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