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阿波
『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之“丝绸的产生”』
相传,黄帝和蚩尤都追求过古西陵国的一个女孩。
两人是约好了一起动身的,不远千里终于抵达西陵国的一片绿油油的桑林,女孩正在桑林里采桑。蚩尤性急,一对上眼确认了对方是自已喜欢的女神范,就忍不住走上前,像个土豪那样,双手托起俪皮(一种成对的优质鹿皮,订婚礼物)献给那女孩。女孩看了看礼物,又看了看蚩尤,径直走开了,明显没看上蚩尤。一旁的黄帝倒是不急不躁,气宇轩昂地站在那,他微笑着向女孩问好,礼貌地说明来意,女孩喜欢上了黄帝的斯文、礼貌,两人一见钟情,八拜而结成夫妇。
黄帝与嫘初相见这个女孩便是嫘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五帝纪》中记载:黄帝娶西陵之女为正妃,是为嫘祖。嫘的贡献是发明了丝织技术。
关于嫘发明丝织技术的过程,又是一个传说:
有一天,爱吃桑葚的嫘出门摘桑葚,发现在众多红色桑葚中,有一些黄色而光滑的园形果子,嫘还以为可以吃呢,便摘下来含在嘴里试试味道,结果没有味道。于是她调皮的含在口中,继续摘桑葚,很快,那黄色的果子被唾液泡软,用牙一咬,有种丝滑的感觉。嫘忙用手去口中抽,抽出来一根根柔软的丝线,牵连不断,而且很结实。这个发现让嫘十分高兴,因为她一直想找一种材料来做衣服,以替代当时普遍使用的兽皮和树叶,现在终于找到了。之后,嫘潜心研究,学会了种桑养蚕,发明了缫丝工具,实现了穿漂亮衣服的梦想。
以上是神话,神话都是假的,是吗?不一定。
嫘有确切的证据证明,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,没有之一,距今多年前,我们的先民们就穿上了柔滑细软的丝织品:
年,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半个蚕茧,经研究是桑蚕茧,说明当时、当地的人们人已经在种桑养蚕了。夏县西阴村应属于我国仰韶文化时期,距今年左右,比黄帝和嫘生活的年代(距今约年)早年。
年,中国科学家在山东泰安的大汶口遗址发现了丝绸织品,大汶口文化距今约年,比黄帝和嫘生活的年代早年。
这说明,神话传说中的“丝织业已经产生”的事实是真的,但发明人及发明人生活的年代有些出入。黄帝和嫘生活的年代,比起两次考古中丝织业产生的年代,分别晚了年和年。
古丝绸残片正所谓:事真,而人不一定真。
也就是说,嫘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发明者,尽管她出现在了《史记》这样的“信史”之中,虚构的可能性仍然很大。她八成是丝织业产生后人们臆想出来的人物。
众所周知,任何发明都不是那么容易的,往往要经历长时间艰苦的努力,还有许多人的参与、合作,对于中国古代引以为傲、领先于世界的丝织业也是如此。丝织业发明的真实情况,最大可能是集体发明,具体地说,就是很多人都在桑树上发现了蚕和蚕茧,很多人都研究过蚕茧,并且找到了剥茧抽丝之法。最后人们口口相传,不断的交流、学习,终于掌握了人工种桑、养蚕、人工缫丝的科学方法。
这中间,出现了大量的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。
为了纪念这些无名英雄,就要推出一个代表来代表他们的成绩,承受他们的荣誉,于是,嫘就成为了他们的代表。
嫘在工作中那么,为什么要把嫘打扮成年轻漂亮的女孩呢?
多年前的中国大地,还处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,女人在生产中和生活中都是主导者,发明丝绸技术的自然应为女性,这是其一。那时候,限于医疗、食物等条件,人的寿命很短,最普遍的说法是人均寿命只有20岁,如此,嫘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就可以理解了。
丝绸给中国带来的贸易盛况嫘的美丽从何而来呢?当然,那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。远古时代,人生在世,真的只有“吃穿”二字。神农氏创立农业,解决了“吃”的问题,我们给他“炎帝”称号,尊他为三皇之一。那么解决了“穿”的问题的嫘,人们说她漂亮,说她是女神,不是对她最基本的尊重吗?这样一位讨人喜欢的尤物,不管真实的她长得咋样,我们都必须说她美。不是吗?
参考书目:《史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