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着最华丽的新疆干尸,媲美埃及木乃伊丝绸

估计许多人都听过这样的段子:古罗马政治家凯撒有一天去看戏,他刚走进剧场就吸引来无数目光。观众几乎忘了是来看戏的,还是来看凯撒的——他穿了一套“大汉制造”的丝绸服装,罗马人从未见过如此炫目的面料!

汉朝的丝绸究竟长什么样?这问题还真难回答。汉朝距离我们两千年,就连破布条子都很难保存下来,更不要说完整的衣物了。可是,完整的衣物也不是没有:

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锦护膊,汉晋,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,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

这是一件超级国宝,堪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。

“锦”是最复杂的丝绸品种之一,以多彩的花色著称。“护膊”是射箭用的护具,如果右手拉弦,就把护膊绑在左小臂上,以免手臂在放箭时被弓弦弹伤。

护膊上下两端各有一行汉字,写着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。这里的“五星”当然和五星红旗没有关系。公元前61年,汉宣帝对羌地用兵,恰逢天上五颗星星(至于是哪五颗尚无定论)齐聚东方,据说有利于中国打胜仗——对,你没看错,大汉自称“中国”了!

如果你以为这件文物凭借政治意义才享受到禁出国待遇,那就大错特错了!这件护膊的经线和纬线密度分别达到每厘米根和24根,这在汉晋丝织品中简直就是天文数字!所以它代表了汉式织锦的最高成就!

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护膊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,也就是《鬼吹灯》提到的精绝古国。护膊的主人正是某位精绝国王,护膊所用衣料则来自汉朝中央政府的赏赐。

考古队员在尼雅遗址总共发现两位精绝国王的墓葬,另一位国王的衣物同样非常华贵(以下三件文物全部收藏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):

精绝国王所穿锦袍

精绝王后所穿锦裤,上有“长乐大明光”字样,显然来自汉王朝的赏赐

这块织锦恐怕是三件丝织品中最震撼的一件,贵为一级甲等文物,看图片根本看不出有多大!它长厘米,宽94厘米,大到能当被子盖!事实上它就是用来盖尸体的,学名叫“衾”(音亲)。

锦衾上装饰了一行行汉字——“王侯合昏(婚)千秋万岁宜子孙”,意思是王侯办婚礼,吉祥千万代。这应该是汉朝官营丝织作坊为地方王侯制作的婚礼用锦,只有贵为精绝国王才可以享用。

大汉丝绸名扬天下,可惜内地土壤条件大多不利于有机文物的保存,所以内地极少出土如此鲜艳完整的丝织品。新疆气候干燥,抑制了微生物的侵蚀,两千年前的丝绸仿佛昨天刚刚埋入地下,令人惊叹。

干燥的气候还成就了另外一种天作奇观——干尸。

营盘男子,汉晋,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

这具男尸出土于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,所以被称为“营盘男子”。有人说他是西域墨山国的贵族,也有人说他是客死墨山国的西方富商,还有人说他是把三大文明穿在身上的奇人。怎么穿的?我来为您一一图解。

头戴麻质面具,额头贴金箔,内衣为丝织品,胸前有贴金装饰

头下有一枕头,和下图这件来自精绝国的枕头形状相似,如同两只身体相连的大公鸡,所以叫鸡鸣枕。随葬鸡鸣枕源于内地葬俗,只是内地的鸡鸣枕很难保存至今

鸡鸣枕,汉晋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

腰缠丝带,腹部放置一件迷你冥衣

丝质长裤上有刺绣花纹

左臂绑一块刺绣护膊

从上到下,“营盘男子”身上最珍贵的衣物其实是外面这件红袍子,学名叫“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”,享受禁止出国待遇。罽(音继)表示这是一件毛织品,产自波斯,也就是古代伊朗。袍子上的裸男明显来自古希腊,而其他众多丝织品则带有大汉风格,所以说他把三大文明穿在了身上!

“营盘男子”在新疆的“同胞”还真不少,什么“楼兰美女”、“小河美女”、“且末宝宝”,不一而足。据说单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就收藏了多具干尸!每一具都是极其珍贵的人类学和服饰学标本!

新疆干尸与埃及木乃伊的形成原理类似,但后者属于人工制成的干尸,前者则是大自然的杰作。干燥的气候使新疆保存了大量有机文物,简直就是一座“天然博物馆”!

这座“博物馆”里还有哪些闻所未闻的秘宝?咱们下期接着聊。

文/博小拙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zz/2298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