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穿的衣服,藏着你什么价值观

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 http://m.39.net/pf/a_7465523.html

近日,第40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,埃及女演员拉尼娅·尤塞夫因身着黑色镂空长裙而面临起诉。起诉者认为,尤塞夫的着装“不合社会价值且影响埃及女性声誉”。尤塞夫道歉称:“我对这件衣服的预期出了偏差,如果我知道会是这样,我一定不会这么穿。”据英国媒体报道,她已被告上法庭,可能将要面临长达五年的刑期。

这一事件与埃及社会传统对女性的偏见有关,不过,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看,这或许证明了加拿大哲学家麦克卢汉

(MarshallMcLuhan)

所反复强调的观点:衣服是一种社会皮肤。

埃及女演员拉尼娅·尤塞夫。

衣服其实承载着相当重大的意义。强迫某个人穿某一种衣服,可能会对那个人造成伤害。反之,自己穿的衣服也有可能伤害别人,或者引起社会的反对。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。但若从相对简单的视角来看,穿衣的举动与每个人的自我生成有着莫大关系。

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服。但人为什么穿衣服呢?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,实际上也并非那么简单。日本哲学教授鹫田清一认为,穿衣的学问是一门哲学,它包括更广泛意义上的“穿衣”行为,比如化妆,比如染发,比如使用香水。在这一切背后,是一种名叫“时尚”的东西引导着我们的行为。

时尚撼动着我们关于身体的观念,它总是在戏弄人类最严肃的哲学主题:“我是谁?”但它又总是被认为是肤浅的。身为哲学领域的研究者,鹫田清一最初因为研究衣服与时尚遭遇的阻力相当之大,甚至是侮辱和嘲笑。刚写完第一篇时尚论,他的老师就对罗兰·巴特在《流行体系》一书中对时尚杂志进行的语言分析做出了这样的评价:“真是世道不古。”看似在批评罗兰·巴特,其实是含沙射影地指责他。这段令人伤感的记忆使他至今难以忘怀。

衣服明明是生活的必需品,但人们却瞧不起服饰与服饰的流行,认定这是肤浅的,是表面文章,不愿将其纳入更深入的研究中,在鹫田清一看来,这是一种误解。因此,在《衣的现象学》这本书中,鹫田清一努力为“时尚”正名,也为我们揭示了衣服与自我认知的深层关系。

《衣的现象学》,作者:(日)鹫田清一,译者:曹逸冰,新经典·新星出版社年10月

被加工的身体

自我与身体的距离远超想象

要回答“人为什么穿衣服”这个问题,有必要先把衣服是用来保护身体的观点搁置一边。衣服常与人的外表画上等号,但我们不能完全把它当成“披在身上的东西”,需要抛开功能性这种固有观念,重新审视人的衣装。如此一来,看似有违常理的问题就会立刻浮出水面:为什么人要想方设法折腾自己的身体?

让我们从头到脚往下看。人要梳头,把头发烫卷。有时还要编复杂的发辫,或故意弄湿。胡子是要刮的。眉毛也得刮,刮完了还得重新画。眼睛周围要描上深色的线条。脸颊要涂白,嘴唇却要抹成红色。牙齿不齐的可能要矫正。在耳垂上穿孔,把耳环穿进去。在颈部缠上链子。指甲上要抹油漆似的指甲油。手上要戴戒指或手链。腋毛要拔掉。从肩膀到膝盖

(或脚踝)

要裹好几层布,布料的形状还相当复杂。给脱掉多余体毛的双脚裹上透明织物。如今还有人在脚趾甲上贴五颜六色的甲贴。把双脚硬生生挤进材质坚硬,不合脚形的皮鞋。有的人还会在皮肤上文出五颜六色的图案……加工身体的花样简直多到让人感叹。

人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形形色色的加工呢?为什么会高度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zz/2434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