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锦的复刻与重生ELLEMEN睿士

年的APEC晚宴上,与会领导身着“新宋锦”服饰抵达现场,这使得几乎消失的宋锦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。而目前年已79岁的国家级“非遗”传承人钱小萍是宋锦复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人,我们前去苏州探访了她的弟子和织造合作人。探索宋锦的途中,我们发现这项古老的织造技艺堪称一绝,从设计、意匠图绘制、挑花结本、装造到织造,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密的“代码”和“程序”。

1

家明织造坊藏在苏州吴中区斜塘街道一个老厂区最深处。车间位于一栋空旷房子的二楼,不见标牌。倒是楼下冷饮批发处的硕大广告牌,抓人眼球。时值下午,外头阳光明媚,房间里却昏暗,每台织机上都放着台灯,织匠们在灯下投梭走纬。九台高大的提花织机上,花综撞击,发出“咔嗒、咔嗒”的声音,均匀、响亮、坚定。

周家明的工厂是半手工的形式,用机器代替上方挽花的人力,织花工居下进行投梭打纬。

64岁的周家明从办公室走了出来。他穿着已经被洗得发白的灰褐色夹克,手臂上戴着白色袖套。鼻梁上那副总往下滑的眼镜,遮不住他有些锐利的眼神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准时从家里出发,步行到这里,泡上一杯绿茶,之后便又是陀螺般团团转的一天。10点是上午的休息时间。他会带着早上买的大饼和饼干从他的小办公室拐到车间。九位织匠也各自从一架架提花织绣机上抽身而出,围坐到一起,谈天说地,吃小点心。五个小时后,他们还要去接孙辈放学,然后再回到这里,干一点活。

作为织造坊坊主,周家明经常需要检查织花工的工作细节,以防残次品的产生。

和周家明一样,这些人都是苏州南施村的村民,跟着他干了几十年,如今也都到了做爷爷、奶奶的年纪。解放前,南施村就以丝绸技艺闻名,几乎家家有织机。后来,村庄整体拆迁,村民们住得依旧很近,周家明的小作坊才得以延续下去。

几十年来,周家明几乎每天都扑在工坊里,除了织布,似乎也没有其他事情吸引他做了,白色的袖套是从朋友那里拿来的,他有很多这样原本用来装丝线的白套子,工作时往手上一戴,脏了就扔。

这个古朴的作坊,是如今苏州唯一一家依然坚持半手工织造宋锦的地方。成型于春秋、发端于北宋的宋锦,与蜀锦、云锦并列中国三大名锦。在清朝苏州织造局存续的二百六十年里,那里的工匠为皇室贵族织出无数锦缎,也将宋锦织造技艺推向鼎盛。传统的宋锦织造,包括二十多个步骤,分工明晰,责任到人。如今的苏州,当年大型官办机构的明晰分工仍有余绪。在设计、意匠图以及织造三大步骤里,周家明和他手下的织匠做的是最后一步。他们是亲手织出宋锦的人。

2

周家明是能工巧匠,从小玩着丝线,在机杼声中长大,技艺传承自父亲,一位年近90的老漳缎工人。三十八年的纺织生涯里除了宋锦,他还做漳缎、素罗、四经绞罗、妆花织锦等等。从分析织物、改造机器,再到配色、织绣,他无所不通。这些经验,足以让他统领这小小作坊里的一切。

往往这样的人也容易有脾气。好在都是乡邻,他偶尔发火,大家也不计较,嘻嘻哈哈就过去了。织匠们手上的活计出了错,依然是等着老板来解决。周家明也知道织匠难找,格外珍惜彼此的情分。他说,这些老人最多还能跟着他干五年。五年以后,大家就要一起退休了。年轻人是“不愿意做这样耗神的工作的”。即便有大学生到这里调研,也总是呆一段时间就走了。“他们来玩玩的呀,写好毕业论文么,就走了呀。”

宋锦的意匠图通过电脑绘制上色之后,再将这一“代码”传输至机器,由机器穿透纸板打孔。

可在他年轻的时候,成为纺织工人近乎是一次鲤鱼跳龙门,足以构成了人生的重大转折。那时候,他在家务农每月收入仅有20元,到了吴中区的漳缎厂以后,工资一下子上升到多元,而苏州一名普通工人的工资大约是60元到80元。当然,纺织工的工作也比一般工人辛苦。周家明每天从早晨五点工作到夜晚八点。而且,因为是计件工资,他还格外卖力,多做一米漳缎,意味着可以多得5块钱。

与当年的周家明一样,如今家明织造坊的工匠,拿的也是计件工资,每年收入平均下来大约是元。干这一行,也讲究天赋,有人头脑清楚,周家明就让他去做花样繁复的宋锦;头脑一般但力气大的,就被分配去做一些花样简单的。

传统的宋锦织造需要挽花工和织花工两个人配合完成,挽花工坐在机器上方,谨慎按照顺序提经,织花工适时进行投梭打纬,图案在一经一纬间呈现。

很大程度上,周家明是在市场的摸爬滚打里锤炼技艺的。尤其是与日本客商的合作,竟还让他无意中恢复了一项极为复杂的工艺,四经绞罗。这种曾在马王堆一号墓出现的罗,薄如蝉翼,代表汉代织物的最高水准。二十多年前,日本客人带了样品来找周家明订购,他才花了大力气去研究,最后“复活”了这种罗的织法。

“日本人要求很高,颜色不能错,不能有一点点瑕疵”。周家明曾为一家日本公司提供做袈裟用的手工锦缎。这种合作开始于年,持续了整整二十年。直到去年,双方才因为汇率以及对方的经济压力,不得不终止合作。“我也非常理解他们,他们现在付的价格已经是最初的两倍了。”

宋锦的纹样素雅大方,但制作的过程却十分繁复,除了继承唐代纬锦多重色纬显花的工艺之外,更是发展出了抛道分段换色的“活色”工艺。

周家明做的宋锦是全真丝,原料成本高,售价依颜色多寡有浮动,最高元一米。他说,自己从不愿意和客户讨价还价,报出口的,就是实价。消费社会的所有营销方式似乎在他那里完全褪尽。他的宋锦没有商标,产量很小,不设公共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qfhqj/3126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