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丝绸

美丽的绫罗绸缎不但是服装材料,也装饰着居室中的缦帐床褥、庙宇里的神像金身,甚至小到手帕、荷包等小件都可觅丝绸的踪影。作为一个有着严格礼仪制度的国家,丝绸这种高贵的材料,因其丰富的色彩与图案也成了礼仪的载体,在国家的文明制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。传说中黄帝“垂衣裳而天下治”,即制定了一套服饰制度,天下从此有了礼仪。《尚书.益稷》中已见帝王冕服“十二章”的记载:“予欲观古人之象,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作会,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,分别对缔绣,以五色彰施于五色作服,汝明。”

真正饰有十二年的实物则是北京定陵出土的明种宗的事丝袁服。龙纹也是皇帝服饰中的专用图案题材。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出土实物来看,龙纹最迟于辽代已用于皇帝服饰。到元代,五爪大龙被专用于皇帝服饰,而较小的三爪龙仍然可以用于一般场合。明代起,则有五爪龙和四爪麟的分别,还有与龙十分相似的飞鱼、斗牛纹样,大都用于赐服。

除图案外,色彩也是分辨等级的重要因素。史载秦代祭服尚黑,西汉尚黄,东汉则尚赤,但汉代又根据时令区别服色。《后汉书.舆服志》载五时朝服颜色分为春青、夏朱、季夏黄、秋白、冬黑。紫色为贵者燕居之服,而绿色则是平民常服。唐代高祖时天子用赭黄袍衫,遂禁臣民服用赤黄之色,并规定亲王及不同品级官员的服装色彩与相应的配饰。”

中国古代大抵以紫、绯、绿、青四色区别官阶之高卑,即始干隋唐。明清文武百官用补子表示晶级。洪武二十四年规定常服补子品级如下:公侯伯、驸马,麒麟、白泽;文官,-品仙鹤、二品锦鸡、三品孔雀、四品云雁、五品白鹇、六品鹭管、七品灘鶇、八品黄鹂、九品鹌鹑;武官,品二品狮子、三品四品虎豹、五品熊罴、六品七品彪,八品犀牛、九品海马;杂职练鹊;风宪官獬豸。清代补子与明代类似,但有方圆之分,公侯皇亲用圆补,百官用方补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qfhqj/5099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