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生意在丝绸城里开花结果,教书匠变
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杨茜通讯员何婕妤吴承禹

西姿,同名“西子”。

这家55平方米的旗袍店,藏在杭州中国丝绸城里已经24年。

眼下,正是吃橘子的好时节。每个进店的人,店主王滔都会乐呵呵地递上一个产自家乡的涌泉蜜橘:“很好吃的,尝个鲜。”

生意做不做得成,别太在意。先交个朋友、留个好印象,这是他的“生意经”。

当然,如今60岁的他已经退居幕后,有着平和的心态,都是因为女儿王群接过了接力棒。从服装设计、布料选择、裁剪工艺到批发销售,几乎都是王群在操办。

王滔特别自豪。“我女儿很能干的。忙活了大半辈子,是该交到年轻人手上了。

丝绸城35岁之际,我们来听听这对父女的故事。(之前报道:35岁的丝绸城,留下多少难忘记忆)

走进这家旗袍店,宽敞又清爽。

货架上的旗袍有序地排着,不同款式、不同花色,令人目不暇接。还有单独的一个货架,上面是一字排开的儿童丝绸服装,特别清新可爱。

很难想象,这样一家充满了女性柔情的店,老板竟是个男人。

王滔腼腆地纠正:“我刚开始可不是做旗袍的,现在是紧跟时代潮流。”

王滔是台州临海人,原本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。

那些年,各地掀起改革浪潮,周围不少人下海做生意,年轻气盛的王滔心中也泛起了涟漪。不甘心“一眼看到老”的状态,他跟学校提出停薪留职的要求,借了元就下海了。

几年时间,他倒腾过工艺品,也做过丝绸生意。“女儿出生了,更坚定了我改变现状的想法。趁着年轻,一往无前了。”

虽然是生意“小白”,好在做生意踏实,王滔逐渐积累起不少人脉和经验。

他在老家搞起了丝绸服装厂,做贴牌加工生意。

那么,谁来推销呢?

年,杭州丝绸市场的名号已经非常响亮,全国各地的人都会到这里来进货或购物,一铺难求的火爆,人尽皆知。

王滔说,那时候可不敢“奢求”店铺,他推着自行车,在丝绸城里一家一家店铺地跑,推销自家产品,寻求合作。一次不行,就两次、三次,努力是有回报的。他自豪地说,在诚恳的推销下,他们家和很多大厂都展开了合作。他开玩笑说:“我这个教书匠,没想到是隐藏着的金牌销售呀。”

生意是做起来了,但王滔觉得,不仅要有厂子,还得有店铺,产业链才完整。

好不容易,年,他在丝绸城里开出了一家店,并不是现在这个位置,也没有现在规模大,当时专门卖睡衣、家居服。

“当时的情况就是,只要踏进了丝绸城,不怕没生意。”王滔记得,早上七点多开门,到晚上八九点,时间很快,大家都忙到顾不上吃饭。有人来下单,有人来打包,最多的一天,能拉走上千套。

王滔富裕了起来。

夫妻俩开着厂、守着店,本本分分,小心翼翼。

他们有一儿一女,女儿王群是年出生的,儿子和女儿差了10岁。家庭和睦,什么大小决定都是有商有量。

店铺需要转型,不能只局限于家居服。

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王滔率先做起了旗袍。当时在丝绸城里,旗袍店不超过5家,西姿就是其中一家。

做旗袍的工艺,和做家居服的程序完全不一样,需要反复尝试,不断学习。

实践证明,他们选择的新赛道是正确的。

国风盛行,旗袍的势头一天比一天涨起来。“一般都是货还没捂热,就被预定走了。”

后来店铺挪了位置,规模也变大了。

王群高中毕业后,出国读了大学,主修酒店管理,辅修国际贸易。

“家里没有酒店可以继承,只能回来继承丝绸铺子了。”王群开玩笑说。

事实上,王群从小在丝绸堆里长大,帮忙分类、包装,多多少少对丝绸是了解的。“父母年龄大了,好不容易打下的事业,不能后继无人。正好我对这一块也有兴趣,所以就来尝试着接手了。”

年,生完二胎的王群正式“加盟”西姿,给店铺注入了新的血液。“我现在加入了新中式风格的服装,店铺更加多元化。”

王群有想法,有行动力,不断地尝试创新。她还做起了童装。她说,这是属于小朋友们的仪式感。

王群身高1.7米,身材匀称,“我就是我们店里的模特,穿着自家的衣服拍照,也是为自己代言了。”

即使在网购的冲击下,实体店受影响严重,但是王群坚持不做网店。“像旗袍、新中式的服装,放在那里是看不出的,试衣服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不能省略的过程。看着好看,不一定适合你,看着其貌不扬,说不定穿上身效果拉满。”

王群时不时地迸发出新的想法,也会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讲丝绸的故事,她说,这是丝绸文化的传承,不能丢。
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qfhqj/5688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