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:57《春秋左传·正义》有言: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”服饰作为一个人外在形象的具体表征,从彰显不同的身份阶级,演化成展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,到今天,又作为取悦自己、镌刻回忆的载体而存在。服饰,像一本读不完的书,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。十年杭州,一件衣、一匹丝背后折射出的,是怎样的消费变迁与创新突破?本期,我们跟随党的十九大代表周明娟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屠红燕的脚步,去倾听一件衣的故事。解百:“百姓衣橱”传递生活美学杭州解百女装部员工、党的十九大代表周明娟在综合体林立的武林商圈,解百是一个特殊的存在。它的定位是“百姓衣橱”,不同于主打吃喝玩乐的综合体,来解百购物的人们,大多是冲着服饰来的。而能拿捏老杭州时尚品位的,周明娟一定算一个。自年起,周明娟就在杭州解百女装部工作,至今32年。她是杭州唯一从服装服务行业走出的党代表,曾赴京参加党的十九大,也是解百员工心目中无可取代的“周姐”。“十年巨变,体现在杭州人的服饰,最显著的大概有这么几个变化。从商务得体走向休闲舒适,从品牌光环走向性价比,从线下走向多元。”周明娟略一沉吟,将自己观察到的市场趋势娓娓道来,“放以前你很难看到西装底下配一双球鞋,都市丽人高跟鞋那都是标配。而现在大家更关心面料、做工这些细节,更喜欢方便好打理、性价比高的服饰,消费渠道也更丰富了。”仿佛为了跟上城市快节奏的步调,服饰领域的网购、租赁、共享经济在杭州风生水起。不过,总有那么一些人,始终看重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互动体验。吕琳,认识周姐20多年,家住清波门一带,是周明娟服务最久的老客之一。这十年,她经历了从职场到家庭的身份转换。退休在家帮忙带孙儿的她,依然热衷追赶潮流,但需求发生了改变,对吕琳来说,现在取悦自己比挣个面子重要多了。而家住城北的杨海云,几年前穿着周姐把关的婚服,步入婚姻殿堂,成为了一名母亲。“杭州是电商之城,我们都会网购,但它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风险,更不会像周姐那样懂你。”吕琳、杨海云和周明娟服务过的名客人一样,一边拥抱变化,一边留恋传统服务带来的周到与温情。至于周明娟,她把导购一对一服务理解为一种传递生活美学的工作,不断精进专业。每天10点,是她的例行巡柜时间,将上百个品牌的新品特性一一记录。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