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派旗袍是万千女性的独特魅力,也是旧

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 http://m.39.net/pf/a_4793210.html

提及“海派旗袍”,总能勾起人们一连串与上海城市文化相关的回忆。

民国晴雨商标阴丹士林布广告画。由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德国德孚洋行生产的阴丹士林,所染衣料经久耐洗,因此阴丹士林蓝布做成的旗袍深受当时女学生喜爱,一时间蔚然成风。

像“月份牌”上身着海派旗袍身姿曼妙的女性形象,像民国广告画上绝代倾城美女一定身着精致考究的旗袍……但这种回忆日前却因一个大展,瞬间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,并打开那个年代上海女性的衣橱。

即便旗袍的整体风格可能朴素,面料可能廉价,但细节决不能马虎,比如一丝不苟的盘扣,这就是海派旗袍的细腻精致。

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曾举办的“衷藏雅尚·海上流晖——王水衷捐赠服饰展”。尽管这个展览的主角是70余件旗袍,但透过它们却映射出民国时期万千上海女人的生活日常,当然还有这座城市的文化与生活状态。

杏红色真丝镶花边长袖单旗袍(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),其上有盘香扣9对,分布在领口3对、斜襟1对、侧门襟5对。

而展览的缘起是因台湾收藏家的一次捐赠。

粉地印花八字襟无袖单旗袍(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)

身为台北“中华文物学会”理事长的王水衷先生,是一位知名的收藏大家。为了给自己珍藏的美物找个“家”,他将自己近30年来珍藏的上世纪30年代左右的旗袍服饰共件无偿捐献给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。

说到女明星对旗袍的宠爱,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哼起那首《夜上海》。展厅中的这件约上世纪40年代制作的旗袍,为黑地印花真丝无袖单旗袍。

这些藏品以海派旗袍为主,还包括清代旗女袍服、长马甲、倒大袖上袄等等,其中典型的长马甲、倒大袖圆下摆上袄、阴丹士林旗袍、火腿纹印花旗袍等均是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服饰。

海派旗袍的一针一线背后,隐藏着一部上海风云史。观众在展览中不仅能看到上海的时尚舞台、女性的婉约风情、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,还能感受到沪上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诸多服饰精品就这样从台北来到上海,但在王水衷看来,这种“回家”很值得,“在专业的研究团队下,进行建档储藏、学术研究、公众展览,相信是这些美丽的旗袍最好的归宿”。

而本次展出的70余件旗袍正是从这当中精选而出的。它们款式优雅多姿,且面料纹样花色齐备,织造工艺细致华美。

云裳是90多年前上海滩上的一家服装公司,许多文化名流都与其有关。店名“云裳”就是由著名书画大家吴湖帆题写,而另一名大画家叶浅予还在这里做过设计师。

其中,有的选用先提花后印花的面料来制作,缘饰、盘扣与旗袍的纹样相互辉映,能想像出穿着者的优雅与精致;有的则是采用时髦的西式纹样与缘饰结合,反映出20世纪初与欧洲同步流行的节奏,“十里洋场”的繁华更是可见一斑。

淡紫色提花真丝短袖单旗袍(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),其领口与斜襟分别各有盘花扣1对。

为了让观众踏入展厅后尽快进入角色,展览被分为“时尚盛宴文化沙龙”“现代女性摩登生活”“民族工业上海制造”三个板块。

左图为叶浅予设计的云裳公司广告。叶浅予在年至年期间为《玲珑》画服装设计插画50余幅,其中旗袍和带有旗袍元素的服装占了大多数。

畅游其间,宛若翻看一部海派旗袍的发展史,还有娓娓道来的老上海故事与回忆,蕴含其间的财富与价值绝不是70余件旗袍所能担当的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180woai.com/afhpz/3611.html


冀ICP备2021022604号-10

当前时间: